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作为何香凝美术馆首个以儿童为本位的展览与教育项目,“人间任天真——蔡皋的艺文世界”展6月21日拉开帷幕,展览汇聚被称为“绘本奶奶”的艺术家蔡皋的120幅代表作品,现场融合绘本原作、生活美学与互动体验,在即将到来的暑假,为大小朋友奉献一场充满童趣与天真的艺术盛宴。
她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孩子
蔡皋是当代中国最富成就的绘本画家之一,她的作品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她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孩子,深得读者们的喜爱。蔡皋的作品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也为无数成年人留下了珍贵的童年记忆。
在蔡皋的创作生涯中,她不仅是出版过数十部绘本的高产绘本画家,还是一位艺术家和作家,她将民间故事的肌理与生命哲思熔铸于笔端,在创作中形成视觉与文学的双向共鸣。此次展览将展出蔡皋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四套经典绘本以及两个主题的水粉画作,共约120件原作。从《花木兰》里极具电影画面感的战争分镜,到《晒龙袍的六月六》中还带着飞白的土家族纹样勾线笔锋,那些未加修饰的油画刀锋和笔触,都在画布上保留着创作时的鲜活呼吸。展览的题目源自她的散文著作《人间任天真》,字里行间流淌着其平淡天真、通透阔达的人生观,恰如她将生活褶皱酿成诗篇的创作实践。
“我仿佛走进了自己的作品,成为了故事中的角色”
蔡皋曾说:“我觉得我有兴趣要做的图画书应当是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东西。读过它的孩子长大以后仍能想起它,偶尔寻来一读,惊喜地发现了孩提时代没有读出来的一些东西,获得
在《宝儿》黑红绿交织的狐精故事里,孩子看见勇气与智慧,大人却读出《聊斋》文本中“民间精神的现代转译”;在《火城1938》的炭笔废墟中,孩童发现了藏匿的瓷碗碎片,成年人却在笔触肌理间触碰到历史伤痛与生命韧性的双重重量。
《花与人》《抽象》系列画作用最平凡的水粉颜料,在灰调与留白之间为每个观众留了一面镜子:孩子看见自然的童话,大人照见岁月的褶皱——这种“不同年龄层各有发现”的观展体验,正是蔡皋追求的“富有魅力的挑战”。
无论绘画还是文字,观众都可以从蔡皋的作品中感受到勃发的生命力。在蔡皋的世界里,艺术和生活不可分割,本次展览特别复刻了她家中屋顶上的小花园:青砖花盆、手绘植物图谱……那是扎根于她日常的桃花源。蔡皋对展览的策划呈现也赞赏有加:“展览以如此明朗、特别的方式呈现,使我仿佛走进了自己的作品,成为了故事中的角色。这让我感到幸福和不可思议。”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一切的东西都已然跟童年相连”
已近八十的蔡皋,一生经历过诸多坎坷,然而她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拥抱生活,将“一地的鸡毛转化成一地的锦绣。”她以最平凡的水粉画材为媒,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耄耋之年,她仍然对世界充满好奇,笔耕不辍,她的艺术源自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展览开幕式上,蔡皋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感慨童年对人生的奠基性作用:“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一切的东西都已然跟童年相连。”艺术的教育可以为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拥有自信自觉、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将困难转化为动力的力量。儿童的艺术启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儿童事业这份“幸福的事业”之中来。她还特别向观众,尤其是父母们推荐,一定要带孩子亲临现场观赏手绘原作。她强调,原作蕴含着“作者脉搏的跳动”与“一笔一画的心境”,其独特的质感、温度和手工的亲切感是印刷品无法替代的。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馆长,作为深耕绘本创作的艺术家,蔡皋用色彩线条编织想象,传递热爱生活、敬畏万物及珍视童年的天真本质。愿观展之旅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童真,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用柔软的心去感受,让我们记得:人间值得,天真可任。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举报/反馈人人顺配资-排名第一的炒股杠杆平台-配资门户论坛-个人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