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逝世,享年74岁。雍正帝追封其为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是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第五子,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的长子。硕塞与他的福晋纳喇氏(议政大臣费扬古的女儿)所生,这一血统在满清早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要了解清朝的历史地位,硕塞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硕塞的母亲,叶赫那拉氏,是太宗皇帝的侧妃,她的高祖父与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的曾祖辈出自同一家族,按辈分算,叶赫那拉氏是孝慈高皇后的族侄女,也即皇太极的远房表妹。叶赫那拉氏二婚嫁给皇太极,并直接被封为侧妃,而非庶妃。皇太极称帝前,宫中有大妃、侧妃和庶妃等多种头衔;称帝后,帝后权力结构更加明确,设立了崇德五妃,侧妃与庶妃的位置仍然重要。硕塞便是皇太极与叶赫那拉氏的儿子,位列皇五子。
天聪二年,硕塞诞生,然而不久后,叶赫那拉氏便再度嫁给大臣土谢图,硕塞的成长由此充满了波折。在硕塞15岁时,顺治帝继位,满清成功入关后,硕塞便被九弟福临封为多罗郡王。自此,硕塞开始了他战功赫赫的一生:
展开剩余82%- 顺治元年,他随大军西征李自成的义军;
- 顺治二年,率军南下征讨南明,占领南京;
- 顺治三年,参与征伐蒙古苏尼特部;
- 顺治五年,协助平定天津义民,随后在大同镇压姜瓖叛乱。
凭借这些赫赫战功,硕塞在顺治六年年仅23岁时被晋封为亲王。顺治帝显然打算重用这位有军事才能的亲王,将重要事务托付给他。硕塞因此成为顺治帝的重要依赖,尤其是在兄长肃亲王豪格被陷害致死之后,硕塞的地位愈发突出。然而,命运无常,硕塞未能享尽荣华,在顺治十一年病逝。
硕塞去世后,博果铎继承了亲王的爵位,并改为和硕庄亲王。博果铎继承亲王爵位后,成为了大清的第一代庄亲王和第二代承泽亲王。从顺治十一年起,博果铎年仅六岁便开始承袭爵位,一直到雍正元年去世,他担任和硕庄亲王的时间长达68年,甚至超过了康熙帝的在位时间。可惜的是,博果铎虽有一位嫡福晋和三位妾室,但他并未留下儿子,而是有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位由妾室石氏所生的女儿被康熙帝收养,最终嫁给了阿拉善郡王。
由于博果铎无嗣,内务府只能请求雍正帝决定谁将继承这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根据满清的宗族传承规则,理应从博果铎的亲侄儿中挑选一位继承。然而,雍正帝经过皇太后的批准后,决定由十六弟胤禄继承这一爵位。
这一决定背后有深层的政治意图。硕塞共有两位嫡福晋,分别是议政大臣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和博尔济吉特氏。博果铎和博翁果诺都是硕塞发妻乌拉那拉氏所生,博翁果诺长大后不仅生了儿子,而且有后代繁衍生息。在博果铎去世时,博翁果诺的长子福苍等子孙仍在,但雍正并没有让他们继承庄亲王的爵位。
为何不让博翁果诺的后代继承?原因在于博翁果诺的背景复杂,康熙帝在位时对博翁果诺并不完全信任。博翁果诺曾因犯错被削爵,因此福苍继承爵位的资格受限。于是,雍正选择了胤禄作为继承人。
胤禄是康熙帝宠妃顺懿密妃所生,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帝晚年,胤禄逐渐成为朝中重要人物,他聪慧过人,精通数学与音律。雍正帝在康熙帝的遗诏下,决定让胤禄继承和硕庄亲王的爵位,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胤禄个人能力的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雍正的统治基础。毕竟,胤禄是康熙宠爱的儿子,能帮助雍正更好地巩固权力。
胤禄继位为和硕庄亲王后,立刻表现出忠诚与能力,成为雍正朝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雍正死后,胤禄继续辅佐乾隆帝登基,协助他稳定政权。而乾隆帝对胤禄的回报也十分慷慨,赐予他镇国公的爵位。胤禄不仅有自己的十个儿子,他甚至将自己的爵位传给了博翁果诺的孙子明赫,显示出他对家族的关怀与照顾。尽管明赫因罪被削爵,但胤禄依然不遗弃他,继续给予他生活支持。
最终,胤禄和胤礼等兄弟共同辅佐乾隆帝治理国家,确保了清朝政权的稳定。而胤禄的继承,也成为了满清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家族继承的一个新篇章,也为雍正的稳固皇位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发布于:天津市人人顺配资-排名第一的炒股杠杆平台-配资门户论坛-个人场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